1919年,新青年振臂一呼,在追求馬克思主義真理的道路上打開了中國的光明前程;今天,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,“5G”網絡、智慧城市的建設如火如荼,無不凝聚著青年人的熱血奮斗。新時代青年既面臨著難得的建功立業的人生際遇,也肩負著“天將降大任于斯人”的時代使命。
順應時代東風,尋求高質量發展
在不久前閉幕的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上審議通過的《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》中,清晰擘畫了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發展藍圖,描繪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美好愿景。
在仔細研讀《綱要》后,我們會發現全文中直接出現“青年、青少年”等關鍵詞的章節差不多占到了半數,激發人才創新活力、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、提高社會文明程度、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等諸多章節,字里行間透出來的溫度都與青年發展息息相關。由此可以相信,在“十四五”和2035年遠景目標所代表的未來的指引下,當代青年高質量發展的航途必定會越走越寬廣!
做時代新青年,未來大有可為
近期,一些地方政府已經開始將青年人口比例作為城市發展核心指標,廣州、深圳、寧波、成都、淄博等城市紛紛提出建設青年發展型城市,支持青年優先發展的政策舉措如雨后春筍般涌現,“城市對青年發展更友好,青年對城市發展更有為”成為越來越多城市的實際行動。
深入實施青年發展規劃,促進青年全面發展,搭建青年成長成才和建功立業的平臺,激發青年創新創業活力,不只是口號,正在一步一步落實到位。在卓訓教育的教室中學習高新專業技術的同學們,更是直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,更應該利用好自身技術的優勢,在這個時代的風口上迎風翱翔!
讓奮斗成為青春最亮麗的底色
如今以“5G”網絡、大數據中心、人工智能等為主的“新基建”建設不僅為社會發展提供了肥沃土壤,還衍生出巨大的新職業人才需求。青年人更要轉變觀念,抓住機遇,努力把知識變成本事,把技術變成本領,借著新時代的東風,成就自身價值。
魯迅先生曾寄語青年:“你們所多的是生力,遇見深林,可以辟成平地的,遇見曠野,可以栽種樹木的,遇見沙漠,可以開掘井泉的。”
我們無論現在處于怎樣的境遇,都要心懷理想,找準人生的追求和方向,不斷奮斗。在校園中,努力用汗水澆灌青春的花朵,用專業知識充實自己,爭做有理想、有本領、有擔當的社會新青年!